年内近700家注销 18万亿私募规范提速

参考消息报 2021-07-12 10:57:05 1703 投资帮

来自《参考日报》消息称: 随着监管政策不断细化和完备,私募基金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迈向规范化。记者初步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北京、天津、深圳等十余地的数十家私募机构收到地方证监局罚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年内也发出19份纪律处分决定书。我国私募基金总规模目前已接近18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将推动私募基金优胜劣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年内数十家私募吃罚单
 
江苏证监局近日公布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亿鑫投资管理扬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鑫投资”)存在向投资者提供虚假信息,从事损害基金财产和投资者利益的投资活动并从中牟取利益等违法事实,对亿鑫投资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罚款,对该公司时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王兆平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罚款。
 
私募机构合规问题是近年来监管层的关注重点。《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地方证监局网站初步统计发现,截至发稿,今年以来有37家私募基金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或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北京、深圳分别有14家和10家。从违规事由看,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行为、私募基金产品募集完成后未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备案手续、未按照合同约定及相关规定向投资者披露信息、向投资者承诺本金安全或预期收益等问题较为普遍,此外,还有个别机构存在向投资者提供虚假信息、挪用基金财产等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收到罚单的私募中不乏知名机构。如广东证监局3月公布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广州基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岩资产”)虚增净值、挪用基金财产、承诺最低收益等违规行为。其中,在虚增净值一项中,基岩资产在35只基金中虚增基金财产18.27亿元,净值虚增比例均值为111.09%,净值虚增比例最高值为324.65%。此外,基岩资本还涉及挪用基金财产近6亿元。
 
此外,中基协近日公布了对浙江润升、广东新价值、天首投资、中融景诚、中财嘉盈等五家私募机构的纪律处分决定书,上述机构多因未于规定期限内向协会提交异常经营专项法律意见书等被取消会员资格。记者根据中基协网站披露的信息梳理发现,今年以来中基协已对私募机构发出19份纪律处分决定书,2020年和2019年分别发出10份和12份纪律处分决定书。
 
“伪私募”“乱私募”加快出清
 
当前,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容,仅今年上半年就增加了1.92万亿元。
 
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4476家,较上月增加49家,环比增长0.20%;管理基金数量108848只,较上月增加2503只,环比增长2.35%;管理基金规模17.89万亿元,较上月增加652.58亿元,环比增长0.37%。该机构今年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存续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共有24561家,存续备案私募基金为96852只,管理基金规模达15.97万亿元。
 
近年来,监管层不断探索如何完善私募行业监管体系,加大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监督和检查力度。证监会今年1月正式发布《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重点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名称、经营范围,优化对集团化私募基金管理人监管等,形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从业人员等主体的“十不得”禁止性要求。此后,中基协相继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国证监会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及《关于加强私募基金信息报送自律管理与优化行业服务的通知》《私募基金信息报送常见问题示例说明(2021年2月)》等文件。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也在加快制定。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指出,强化私募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加大对私募领域非法集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侵占或挪用基金财产等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加快制定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对创业投资企业和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和行业自律。
 
业内人士指出,在“伪私募”“乱私募”加速出清、行业不断向规范化方向迈进的背景下,尽管私募基金规模屡创新高,但基金管理人并没有显著增加。记者统计发现,截至7月9日,今年已有687家私募管理人机构注销,其中375家为“协会注销”,即因纪律处分、异常经营及失联等情形被协会注销的机构。
 
中基协副秘书长黄丽萍此前表示,中基协去年配合证监会全面深入摸排私募基金行业风险,完成1457家私募基金管理人、12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现场或非现场检查。通过失联及异常经营注销制度,清退602家私募机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常态化退出机制,加强与行政、司法协同合作,推动出清“伪私募”“乱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