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理财容易被骗?

小K 2020-04-06 10:05:38 1910 投资帮

 

老年人理财容易被骗,这个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愈发突出,那么,为什么老年人理财容易受骗呢?这背后是心理原因,还是由于对各种骗术了解不够呢?亦或者是老年人容易相信别人,所以更容易上当?下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为什么老年人理财容易被骗?

第一,心理因素是容易被骗的一个原因

有一句说说得很好,在大爷大妈的眼重,一瓶油的重要性远胜过其它。这是什么意思呢?不是说大爷大妈贪财,爱占小便宜,而是同等条件下,他们更容易被这些无关紧要的“一瓶油”所牵制。比如说,同样收益的理财产品,与正规的银行相比,一些P2P金融机构,可能会抓住大爷大妈的这种心理,多送一些油、大米、鸡蛋等等类似的东西,使得大爷大妈很快将天平倾向于这些P2P金融机构,更何况,好多P2P金融机构的理财收益更高,甚至号称年收益可以达到20%。这样的情况,老年人不动心都难啊!

正因为这样,在大爷大妈们眼中,一瓶油的重要性可能远远大于平台的安全性。更何况,这些业务员推广产品的手段可绝不止一瓶油、一袋大米这么简单。除了相当诱人的实物奖励外,还会安排像模像样的实地考察,还有无微不至的“亲情”服务一条龙,把大爷大妈伺候得好好的。所以,老年人很容易被骗。

第二,信息相对闭塞,判断能力减弱

对于六七十岁的老人来讲,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对单一,甚至有些闭塞,这样一来,判断能力也会相对减弱。当然,不仅是老人,即便是一般的年轻的投资人,也很难在万花筒式的宣传中看清平台本身的安全性,现在复杂的投资环境,对于投资人来说,已然不是以前闭着眼睛等钱生钱那么容易了。而一旦平台出现问题,甚至跑路,面对的就是本金全失并且再难再追回的后果。

第三,老年人容易相信他人

据有关数据显示,香港专家研究分析了全世界价值观调查组织有关38个国家的资料发现,年纪越大,越容易相信他人,而且最可怕的是,年龄越大,越容易相信陌生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神经科学上的研究证实,随着年龄增长神经老化,对种种可疑线索不敏感,容易误判为是可信任、可亲近的,进而导致上当受骗。此外,随着年龄增加身体机能衰退,为应对因此带来的生活上的种种不便、安度晚年生活,老人不得不向他人寻求帮助,因此比年轻人更倾向于对他人采取正面评价,更容易信任他人。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钱还要不要放在爸妈那里呢?据有关数据显示:1/3的养老储备仅能继续维持10年的退休生活,加上通货膨胀,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成了每一个普通老人的必修课,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理财是必须的。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帮助父母安全理财。

首先要考察背景实力,选P2P平台如同谈恋爱,第一印象很重要。虽然不能全看“脸”,但那些国资系、上市系、风投系、银行系的平台肯定有优势。而那些实现了资金银行存管、信息披露透明的平台就更靠谱。其次,投资理财不要放在一个篮子的理论永远都适用,可以选择几个平台,或者几种投资期限的产品。对于高收益率的平台,特别提醒大家的是,那些号称年化收益20%甚至更多的,尤其要保持警惕,冷静分析。此外,投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将充值支付证据、与平台工作人员的交流证据等截图保存,电子合同也要打印下来保存。总的来说,投资理财也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有被骗的可能,只有不断学习理财知识,并在实际理财中小心应对,才能让钱生钱,财源滚滚。

《为什么老年人理财容易被骗?帮爸妈理财》 精选二

退休老人有一份不错的养老金的收入,而老人不也舍得花钱,这样闲钱也越来越多。而随着社会的进忽悠步,老人于意识到养老并不能完全靠儿女,更重要的是自我理财,在这种理财潮流的引领下,退休老人浩浩荡荡地加入了理财大军。

然而,很多退休老人在在理财,不仅没取得预想中的收益,还被骗了,维权又无门,令人惋惜。针对这种情况,浸提那我们一起来说说退休老人该如何理财。

一、退休老人理财的误区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先知道老人错误的理财误区,才能给出更好的理财建议。从以往老人理财被骗的情况来看,老人理财陷入了一下几个误区。

1、追求高收益

老年人为了将来的退休生活有保障,更为了给孩子多攒点钱,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低,老人只能寻找更高周一的理财产品。一些人就利用老年人的这些情况,推出一系列高风险理财产品,故意把收益夸大,闭口不谈投资风险。引诱老年人投资,看到这样诱人的“机会”,很多老年人就一头扎进去。这些所谓的高息理财产品,前几个月还能按时支付利息,当雪球越滚越大后,该公司随后便销声匿迹,投资者也血本无归。

2、投资自己不懂的项目

手机经常会收到理财的垃圾短信,多人东西作为年轻人的我们都不懂,更何况是老人了。而且,这类项目进去,平台会给投资者一些甜头,但是突然有一天,钱就会一去不回了。如果老年人并不了解或并不熟悉各品种的风险所在,甚至不了解该类产品的交易规则,那么索性就不要去投资该类品种,避免造成损失。

3、轻信他人

老年人理财往往过于亲信他人言语,主要原因在于绝大多数老年人缺乏金融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比较封闭,风险意识也比较淡薄。有些团伙、组织会利用老人这一弱点散播消息,告诉你他(她)投资赚了很多钱,然后拉老人也入伙,其实平台有的并不知道产品风险与性质,甚至根本不管投资产品是真是假,只是为了拿钱。

二、退休老人如何理财

1、学习金融常识不要随大流投资

虽然家里的闲钱增加了,投资的渠道也比以前多,但老人往往在消费和投资上喜欢从众,如果听到周围的人说在基金上赚了一倍,第二天就可能有冲动去购买基金,听说股票好又马上开户玩起了股票,完全不了解其风险性。遇到股市的暴跌,这才知道基金、股票也是会亏本赔钱的,而后又盲目杀跌,造成家庭资金的缩水。

建议老人也需要花时间学习一些基本的金融常识,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自己家庭资金的状况,科学地分配家庭资金,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投资产品进行投资。

2、选择安全、稳定的理财产品

更关注安全、稳定和保险,因此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一般选择一些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例如货币型基金、国债等,安全性高,又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

3、期限合理

老年人在理财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理财的期限。由于中老年人年事已高,患病或者发生意外风险的比例要比年轻人高很多,理财的精力也不如年轻人充沛,理财市场本身市场变化很大,所以不建议选择封闭期限太长的理财产品。可以选择3-6个月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

3、配置均匀

中老年人在投资理财过程中,应该注意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理财过程中的风险。举例来说:可以将家庭的总资产分为几个部分,应急的钱,供日常生活及临时备用,可购买按天计息理财产品,支取灵活便捷;保全的钱,三至五年的生活费,可做中期投资,可少量投资保本型开放式基金或货币基金;闲置的钱,五至是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不用的钱,可做长期投资,可适当配置年金型保险或黄金,作为养老金或资产传承。

4、医疗费增加,投保相关保险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医疗保健费用会不断增加,因此投保一些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意外保险和护理保险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老人理财可以家庭子女多加商量,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避免上当受骗 。

以上是投资帮小编帮你收集整理关于“为什么老年人理财容易被骗?”的具体内容,了解更多投资理财信息,请关注投资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