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那是生理现象,无法避免。那么曾看到某看守所、某中级法院门口聚集了大量白发苍苍的老人,聚集到这就是因为他们的血汗钱被某个所谓金融公司骗走,在焦急、悲观、绝望中等待案件的最新消息和结果……这种社会想象的成因又是什么呢,是什么导致他们轻而易举的成为受骗对象呢!

抛开社会因素,我认为老年人自身方面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从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来看,步入老年后,基本不再介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与社会脱节,思维模式开始僵化。
二、从老人的生活习惯来看,他们勤俭持家的生活作风几十年如一日,如果同样做一件事,选择这种交易方式会得到更多,那又何乐而不为呢!君不见,超市有时做促销,一颗白菜如果比市场便宜一毛钱,我们可爱的大爷、大妈们为了给家里省这几块钱或者几十块钱,真的会起个大早到超市门口忍冻挨饿的守着买白菜去。一辈子勤俭持家习惯了,哪怕便宜几块钱也会高兴一整天。
三、是从老人的心理来看,其实他们是不服老的,老当益壮,认为任何事情,我自己完全还都行,没有必要征求子女的意见。我的事情我作主,通过自己的理财还有可能换来更多的收益,靠自己的头脑还能赚到更多的钱,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四、从生理上来说,确实人步入老年后,身体机能大不如从前,身体每况愈下,为了缓解身体上的疼痛,应了那句古话“有病乱投医”。只要说对身体有好处,我就买回来试试看。因为身体都没有了,我的钱再留着还有什么用呢!骗子们又抓住了老人的这个要害,疯狂卖所谓的包治百病的“保健品”,轻轻松松几万块就能到手。
老人的钱真好赚,老人的钱真好骗。所以,骗子们把恶魔之手伸向了老年群体。什么以房养老、电信诈骗、保健品传销、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针对老年群体的违法犯罪案件层出不穷,轮番换着花样登场。但老年们已经是风烛残年,手里攥着的可是养老钱,他们已经没有了东山再起的能力,心理的承受力也非常的脆弱,真的是伤不起了,有时他们哪怕是自己弄丢了1000元,这跟他们被骗了100万,某种程度上是等同的,所受到的打击是一样的,会无法释然,会一直耿耿于怀,着急上火,甚至会想不开作出极端的事件。
以上是投资帮小编帮你收集整理关于“关于老年人自身方面的防骗知识”的具体内容,了解更多投资理财信息,请关注投资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