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银发潮”席卷中国,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对于老年人来说,理想的晚年生活应该是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并且有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这些都需要稳定的物质基础来支撑。现在咱们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都鼓了起来,闲钱越来越多,而且大家也意识到养老这件事不能全部指望孩子,更重要的是自我理财,自我养老。在这种理财潮流的引领下,老年人朋友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加入了理财大军。
不过我们也经常看到身边的老年人屡屡上当受骗、甚至有的人血本无归,是不懂理财还是经不住诱惑?恐怕各有占比,那么老年人到底应该如何安全理财?老年人理财究竟有哪些误区呢?
1、追求特别高的收益
投资10万元,6个月后就能变成15万!这样的投资承诺靠谱吗?在我们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案例,我们经常看到上当受骗的都是从高收益开始的。有不少非法集资类型的投资公司通过投资者贪图高收益的心理,谎称产品的收益高达30%-40%,引诱老年人投资,看到这样诱人的“机会”,很多老年人就一头扎进去。这些所谓的高息理财产品,前几个月还能按时支付利息,当雪球越滚越大后,该公司随后便销声匿迹,投资者也血本无归。要知道“高收益与高风险一定是成正比的”。超出了正常范畴的高收益,对应的风险一定是极大的。
2、投自己看不懂的项目
我们经常接到这样的短信、电话:炒原油、贵金属、期货吧!这些人还会宣称自己的公司实力雄厚,投资交易安全透明,能够成功把控投资风险,而且操作起来简单便捷,其实那就是个假盘,盈利或者亏本都在他们的掌握当中。一般刚投进去的时候,他们会给投资者一些甜头,但是突然有一天,钱就会一去不回了。如果老年人并不了解或并不熟悉各品种的风险所在,甚至不了解该类产品的交易规则,那么索性就不要去投资该类品种,避免造成损失。
3、亲信他人,盲目跟风
老年人理财往往过于亲信他人言语,主要原因在于绝大多数老年人缺乏金融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比较封闭,风险意识也比较淡薄。有些团伙、组织会利用老人这一弱点散播消息,告诉你他(她)投资赚了很多钱,然后拉你也入伙,再让你发展下线,其实他们有的并不知道产品风险与性质,甚至他们根本不管投资产品是真是假,只要有人进来投钱,他们就能分到钱,这种方式类似于传销。很多老年人就因过于轻信他人,贪小利而被迷惑,最终落得个“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结局。
4、喜欢占小便宜
老年人过惯了节省的日子,尤其人到老年,难免爱贪小便宜,于是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免费”、“限量”、“赠品”、“促销”,都是某些居心不良的投资公司吸引中老年人惯用的伎俩,他们往往以讲座为幌子,邀请老人参加公司活动,播放宣传片,盗用知名电视台台标等,塑造公司实力假象,对老人嘘寒问暖、送礼物,组织免费活动,摸清老人家庭经济情况,获得老人信任后,设法套牢资金。有的骗子谎称自己有珍宝,因缺钱想低价卖出,诱使老年人上当受骗。还有骗子故意在路边丢下一打钞票或金饰引诱老年人上钩,骗取钱财。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理财防骗更要防贪心。
5、盲目为他人担保
一些中老年人碍于面子盲目为他人签字做担保,甚至把自己的房产证、储蓄存单等借给他人到银行办理抵押贷款。为他人担保是一件风险较高的事情,倘若借款人无力偿还这部分贷款,就要求担保人来还这笔债,如果老年人无力偿还,那么银行会依法拿担保人的储蓄,或拍卖或变卖担保人的抵押物来进行抵债。辛苦了一辈子,结果因为面子问题后悔莫及。
以上是投资帮小编帮你收集整理关于“老年人理财建议,看了之后再也不会上当受骗”的具体内容,了解更多投资理财信息,请关注投资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