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银行理财风险评级。目前,银行理财市场共有两种风险评级:一种是对理财产品进行评级;另一类种对投资者进行评级。理财产品评级共有5级,分别是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中高风险和高风险。
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级也分5级,分别是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激进型,在评级时会了解客户的年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风险偏好、风险损失承受度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大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评估都是发行行自己评定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比如一家总部在南方的股份制银行,其发行的一款理财产品说明书显示,这是一款中低风险稳健型理财产品,历史本金利息全部兑付,非常稳健。但记者却发现,其投资范围中增配了风险更高的权益类资产和资产管理产品。如果单纯从投资方向来判断,这一产品的实际风险是比银行给出的风险等级要高的。
然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的描述大都比较宽泛,投资者很难在有限的信息披露中判断产品实际风险的高低,只能是参考银行给出的产品风险评级。
为此,现在已有不少银行开始调整个人客户风险评估业务,将个人产品风险等级名称和等级表述进行了修改。其中,对激进型投资者首次做出“可能失去全部本金”的提示。不过,虽然优化后的版本在措辞上更加审慎,但理财产品的实际风险等级并没有发生变化。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认为,新版问卷对风评结果名称等方面进行了更精准的描述,可以更准确地传达产品特性、揭示产品风险。不过,银行不能仅靠调整风评名称和风险声明,就把“锅”甩给客户,应该建立更健全的风险控制和隔离措施。